佛教丛林四大班道八大执事的职责与作用

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,早期的管理比较简单,由某位德高望重者引领皈信者禅修。五祖弘忍东门法门以后,佛教僧团逐渐形成,僧人聚居人数日益增多,各种问题也相应产生,开始出现了分级管理的模式。唐代以后禅宗发展规模空前繁荣,便有了"马祖创丛林,百丈立清规"旨在加强对僧团、财物进行有效管理使用,在推老启新的用人制度下,班首、执事应运而生。在佛教寺院中除方丈(也称主持、住持)作为僧团的主要执事外,另设"四大班首",即首座、西堂、后堂和堂主,分别辅佐方丈打理寺院事务。班首一般由戒腊较长、德高望重的僧人担任。四大班首分别为:
首座:其地位仅次于方丈和尚,由丛林中德业兼修者担任。他的职责表率丛林,作人天眼目,启迪后昆。敦促大众遵守丛林清规,对违犯戒律者依规处罚。比较著名的丛林,首座之上还有座元,为众执事的上首。座元必须由德高望重的佛门耆宿担任,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,此执事之位可空缺。
西堂:地位乃次于首座,肩负教化僧众、宣讲佛法、开示禅修法要的责任。虽然高居班首之位,但处处以身作则,如同普通参学之人。
后堂:首座位居前班之首,称前堂;后堂位居后班之首,故称后堂。职责是标榜宗风法统,做大众楷模。
堂主:指导禅堂行止,统领大众如法禅修,一般由才德兼备、禅修精进者担任。禅堂开示,僧众禅修中的疑问均能如法解答。

八大执事是指五大堂口的主要负责人,包括:监院、维那(引领梵呗唱诵)、知客、僧值(纠察)、典座、寮元、衣钵、书记。
有的寺院根据实际情况,将寮元一职并归客堂,另外增加库头一职,仍旧是八大执事。以下简略说明:
监院:又称监寺、院主,职责于内总理寺院大小庶务,对外则寺院山国产、殿舍修缮,悉数照顾。《禅苑清规》卷三对监院职责详述如下:"监院一职,总领院门诸事,如官中应副及参辞谢贺,僧集行香,相看施主、吉凶庆吊,借贷往还,院门岁计,钱谷有无,支收出入,准备逐年受用斋料米麦等,及时收买;并造酱醋,须依时节;及打油变磨等,亦当经心。"
知客:知客是寺院客堂的主要负责人,下设照客、殿主、香灯、钟头、鼓头、巡更、门头等执事。职掌接待外来宾客的事务,他是寺院与外界联系的纽带,相当于寺院的一个"外交部门"。凡政府官员,功德施主及四方名僧大德至寺参访者,皆由知客安排接待,并通知库司,设茶茗斋馔招待,酌情引见住持。
僧值:又称纠察。职掌寺院五堂功课时,僧众行止威仪。对僧众日常出入着装乃至行、立、坐、卧四种威仪不如法者,依照寺院清规给予相应惩罚,如斋堂或大雄宝殿跪香忏悔等。现在住众多的寺院才设此职,一般寺院则由维那代行其职。

维那:原为寺院三纲之一,宋元以后寺院所设维那主管僧众威仪,在禅堂中维那的地位仅次于堂主,止静、放参皆由维那执掌。在维那边上设有香位,上书"大众慧命在汝一人,汝若不顾罪归汝身",说明维那一职在禅堂里的重要性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四中明确指出维那的职权是"纲维众僧,曲尽调摄。堂僧挂搭,辨度牒真伪。众有争竞遗失,为辨析和会。戒腊资次,床历图帐,凡僧事内外,无不掌之"。从梵呗唱诵、僧人挂单身份验证、意见分岐、坐次排序等诸事务维那都要一一过问。寺院每半年旧执事卸任或新执事上任举行普请法会、半月诵戒,均由维那主持仪式。维那可礼请悦众数名,辅助其举行法事仪轨。
典座:典座是斋堂的负责人。古谓"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",佛门谓"法轮未转,食轮先转"。《禅苑清规·典座》篇中指出:"典座之职,主大众斋粥,运用道心,随时改变,令大众受用安乐,亦不得枉费常住斋料。及点检厨中,不得乱有抛撒。选拣局次行者,能者当之,行令不得太严,严则扰众。不宜太缓,缓则失职。造食之时,须亲自照管,自然精洁。如打物料并斋粥味数,并预先与库司知事商量。如酱醋淹藏收菜之类,并是典座专管,不得失时。常切提举火烛依时。依散同利,务要均平。如合系监院、直岁、库主所管,同共商量即可,并不须侵权乱职。"这是八大执事中最苦最累的职事,也是最能成就修行妙果的所在。有的寺院住寺僧众达千人之众,一日三餐调和百味,其工作量是之繁重,可见一斑。
寮元:寮元为云水堂的负责人。云水堂又称大寮,是专门接待十方云游参学僧侣的所在。挂单参学的僧人越多,寮元的职责就越重。有道是"龙象交参,鱼龙混杂",在云水堂中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,什么意料不到的事都会发生,寮元一职看似无关紧要,实则举足轻重,直接关系到整个僧团的和合共住、和睦共处。

衣钵:也称侍者,也可以说是方丈和尚的"秘书团"。《禅林象器笺》云:"住持资具钱帛之有处,谓之衣钵阁。盖蓄资财非僧人本志,故讳露言之,称衣钵矣。"原如佛教僧人要持不捉金钱戒,那么这些事情就要交由衣钵来处理。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言:"衣钵侍者,先辈多以丛林老成之士为之。盖能纳忠救过,罗致人才,内外庶事,通变圆融,庶几上下雍肃。"要求衣钵侍者的人选暨要老成持重,还要懂得变通,这机智灵敏是必不可少的。
书记:书记主要负责寺院文薄案牍诸事,掌文翰书写事。寺院行文报告,与施主书信往来,张榜发文,甚至住持的庆吊字柬,皆由书记办理。书记的人选必须要才思敏捷,书写工谨,具有较深的文学造诣方能胜任。
四大班首和书记一职,因为地位特殊,所以由方丈会同寺院大众礼请,如无戒律方面过失,一般是终生制,故有"千年书记,万年班首"之说。任职四大班首者,就算以后圆寂了,在寺志记载中也要冠以"首座某某和尚"以记之。